http://www.apsc.com.hk
雖然英國科學家最近宣布他們首次在實驗室利用人體干細胞造出人類精子,仍不能改變以下事實:男性特有的Y染色體正在消亡。未來,究竟是男人不再“用下半身思考”?還是根本就不存在男人了?
圖:Y染色體進化路線:遺傳學家根據不同時期Y染色體的不同標記來追蹤人類遷移路線。
圖:電子顯微鏡下放大一萬倍的X和Y染色體。
自戀的Y染色體
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人類的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其中包括22對常染色體和1對性染色體。性染色體包括X和Y染色體,決定人類的性別。男性的性染色體為XY,而女性為XX。
和勤勞強大的X染色體相比,男性特有的Y染色體顯得懶惰矮小。它不但體積不及X染色體的三分之一,而且其中絕大多數DNA序列都是沒有功能的,參與“工作”的基因甚至不及X染色體的十分之一。基因決定了生物體所表現出的各種特征,它的數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染色體的“影響力”。所以缺少基因的Y染色體看起來很弱勢。
但是,Y染色體也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它的存在對人類性別的決定具有重要意義,其王牌就是SRY基因。SRY基因,又稱睪丸決定因子,是一種在男性性腺中表達的蛋白質。在胚胎的性分化過程中,SRY基因刺激原始性腺向睪丸方向發育,然后這個最初的睪丸就開始分泌雄激素,主要是睪丸素,刺激男性胚胎整個向男性化的方向發展。如果沒有SRY這個基因刺激的話,原始性腺就會自然而然地向卵巢方向發育,然后卵巢分泌雌激素,刺激女性胚胎開始發育女性的性征。可以這樣說,沒有SRY基因,世界上就沒有男人。
除Y染色體外,其他染色體包括X染色體,都是成對存在的。成對存在的兩條染色體互為“備份”,能清除危害自身基因的變異。在減數細胞分裂時,如果其中一個出現缺陷,就能通過與備份的對照很快糾正錯誤,并進行修補。然而“自戀”的Y染色體卻不與同伴X染色體進行對照修錯。封閉保守的結果就是自取滅亡。在數百萬年的演化中,Y染色體上的基因不斷減少,這幾乎成了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
然而,懷海德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人員佩奇(DavidPage)等人在比較了人和大猩猩的Y染色體上所獨有的基因后發現,黑猩猩的染色體中有5個基因已經退化,而人類染色體中沒有這種現象。他們認為在人和黑猩猩走上各自進化道路的這600萬年中,即使人類Y染色體有基因流失也是極少一部分。因此,對于Y染色體將在1000萬年后消失的說法可以不予理會。
但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基因研究員格雷夫斯(JenniferGrave)認為雖然佩奇的研究很“精彩”,但仍然無法動搖Y染色體最終將消失的理論。她認為真正的問題只有一個,就是Y染色體什么時候會消失,而不是Y染色體會不會消失。
無性生殖效率更高
如果沒有了男性,足球賽場的觀眾席將變得人煙稀少,法拉利將失去最大的市場,茅臺酒廠則可能會關門。如果沒有了男性,戰爭也許會消失,監獄的囚犯人數可能會劇減,交通事故發生次數也將驟降……
從遺傳的觀點來說,如果地球成為了“女兒國”,人類放棄男女交配,而改以無性生殖方式進行繁衍,可能會效率更高。因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一個種群中的一個無性生殖的雌性,其后代要比雌雄交配產生的后代多一倍。可以這樣思考:一對夫婦必須要有兩個孩子,才能使整個種群的規模得以維持。男性是不能直接產生后代的,所以如果女性的孩子少于兩個,那么整個種群就會縮小。但是,如果人類改為無性生殖,所有人都是女性,那么每個女性只要有一個孩子,整個種群的規模就能維持了。
無性生殖的狀態經常出現,比如變形蟲的分裂生殖,水綿的斷裂生殖,水螅的出芽生殖,草莓的營養生殖等。而克隆技術的發展,更讓哺乳動物也能進行無性生殖。但是無性生殖持續的時間都不會太長,而且往往與有性生殖共同存在。雖然也有許多生物是純粹的無性生殖者,但是它們絕大多數是單細胞的微生物,幾乎沒有多細胞的動植物。即使有,也往往很快就會滅絕。這使得科學家們得出結論——無性生殖只是進化之路上的死胡同,是通向滅絕的快車道。
根據棘輪理論(Muller’sratchet)和小斧頭理論(Kondrashov’shatchet),無性生殖的生物會不斷積累有害突變,從而逐漸死于遺傳疾病,而根據紅色皇后理論(RedQueen),無性生殖的生物由于缺乏基因的多樣性,所以很容易感染傳染病,從而死于瘟疫。
這樣看來,這個世界似乎不能沒有男性。
但是英國倫敦帝國學院進化生物學家賈德森(OliviaJudson)在她的《動物性趣》中討論的一種“絕對處女”——蛭形輪蟲卻可以推翻這種結論。蛭形輪蟲是完全無性繁殖的復雜動物,并且有著8500多萬年的漫長進化史。沒有人知道為什么它們能離開男性生存這么久,但是如果它們可以,為什么人類就不行呢?
早在六年以前,牛津大學人類遺傳學教授布賴恩塞克斯(BrianSussex)就在他的著作《亞當的詛咒》中提出,地球上的男子可能滅絕。塞克斯教授指出,即使地球上沒有男性,女性仍可通過“單性繁殖”產生后代。這樣的技術不是科幻小說,而是切實可行的。塞克斯教授和紐卡斯爾大學的成員已經掌握了使男性骨髓干細胞轉化為“人工精子”的技術,下一步他們將嘗試采用女性骨髓干細胞制造“人工精子”。如果實驗成功,大約35小時女性就可繁殖她們的下一代。盡管如此,女性骨髓干細胞產生的“人工精子”是沒有Y染色體的,所以“單性繁殖”產生的后代仍為女性。
“新好男人”不是夢
格雷夫斯認為,Y染色體消亡并不意味著男性的消亡。換言之,男性即使失去Y染色體和必不可少的SRY基因也有可能繼續生存下去。比如東歐鼴鼠和日本田鼠等一些嚙齒類動物,它們和人類一樣是有胎盤的哺乳動物。盡管雄鼠們沒有Y染色體和SRY基因,卻仍然能夠健康地繁衍生殖。格雷夫斯說:“可能有其他一些基因負擔了SRY基因的責任。”因此即使Y染色體消失,人類也有可能像東歐鼴鼠和日本田鼠一樣繼續生存。但是,這同樣也預示了Y染色體是有可能消失的,一些不幸的物種可能因此而滅絕,而人類也可能進入消失物種的名單中。
格拉維斯表示,一些候選基因可以接替SRY的工作,但最后花落誰家則純屬偶然。她認為甚至可能有基于不同基因的兩個或者更多不同的性別決定系統在不同人群中出現。這些人群彼此間不再產生后代,并最終導致新人種的出現。
總之,盡管Y染色體在不斷退化,但是其過程是緩慢的。到了男人滅絕的那個時候,人類有可能已經演化出新的性別決定機制,出現“新男人”。更何況人類絕不會坐以待斃,為了延續種群,也會開發出更為先進的生物技術。
Tag: 臍帶血| 臍帶| 臍帶幹細胞| 脂肪幹細胞| 胎盤幹細胞| 羊胎水| 抗衰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